直流接觸器的基礎原理和工作機制如下:
基礎原理:
直流接觸器主要依賴于電磁原理進行工作。當線圈通電時,會在鐵芯周圍產生磁場,這個磁場會使得銜鐵受到吸引力,從而帶動觸頭動作。線圈匝數較多,電阻大,銅損大,是接觸器發熱的主要部件。為了保證線圈散熱良好,通常將線圈繞制成長而薄的圓筒狀,而且不設骨架,使線圈與鐵芯間距很小,以借助鐵芯來散發熱量。
工作機制:
1. 線圈通電:當線圈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壓,線圈中就會流過電流,產生磁場。這個磁場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有關,可以根據右手定則來確定。
2. 銜鐵吸合:由于磁場的作用,銜鐵會受到吸引力。當這個吸引力大于銜鐵的反力(如彈簧力)時,銜鐵就會開始運動,帶動觸頭動作。
3. 觸頭動作:銜鐵會帶動主觸頭閉合,使得電路接通。同時,銜鐵也會帶動輔助觸頭閉合,實現電路的自鎖或互鎖功能。
4. 線圈斷電:當線圈斷電時,磁場消失,銜鐵失去吸引力。此時,反力(如彈簧力)會使銜鐵復位,帶動觸頭分離。
5. 觸頭分離:銜鐵帶動主觸頭分離,使得電路斷開。同時,銜鐵帶動輔助觸頭分離,解除電路的自鎖或互鎖功能。
在觸頭分離的過程中,可能會產生電弧,這會對觸頭造成燒蝕,影響接觸器的壽命和可靠性。因此,需要采用滅弧裝置來熄滅電弧。
另外,由于直流電沒有過零點,為保證線圈斷電后銜鐵能可靠釋放,在磁路中常墊有非磁性墊片,以減小剩磁影響。同時,鐵芯可用整塊鑄鐵或鑄鋼制成,鐵芯端面也不需要嵌裝短路環,因為鐵芯中不會產生渦流和磁滯損耗,鐵芯不發熱。
以上就是直流接觸器的基礎原理和工作機制的簡單介紹。